進入北京城後,可以看到北京城的街景,除了建物外,還有許多頗有特色的物件,如推三輪車的人、在街頭桿麵的人,這些街景有些可以互動,互動的程度不一,較為簡單的可能只是介紹該樣物品的中文讀法及解釋,再深入一些的則會有影片示範 (圖5),而互動程度最高的就包含了一些隱藏的關卡,需要選擇一些正確的答案,進行交易行為或問路等,才能銜接到下一個場景或教學活動(如:先去綢緞店買絲巾後 (圖6),才能到郵局去寄絲巾給友人),而遊戲的進行方式大致以此模式進行下去。
圖5 遊戲中北京城場景及教學影片
圖6 在絲綢店購買絲巾與店員互動
結論
本遊戲的構思其實相當的有趣也具備創意,也把中國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場景與物件的安排上,可以看出設計團隊許多的巧思,以北京街景的例子來說,不僅僅是一些糖葫蘆、小吃、三輪車伕等安排,連街上店家都以介紹當地最具特色或最有名的店家(如北京刀剪業老字號「王麻子」),去做排列與安排,在遊戲中確實可以一窺該城市的風貌,感受到一些當地的文化。
但反觀其教學活動的設計與介面部份,則仍有許多改進空間,在進入遊戲後,遊戲中相關的介面都沒有介紹其功能為何,完全是讓使用者自行摸索,讓筆者在遊戲進行初期相當困擾,此外,學習活動的安排仍以選擇為主、無學習導引、影片的畫面過小等許多問題,就筆者使用的經驗,在機場時因為很快就找到了機場出口,以致於沒有拿行李就出了機場,在北京城就沒有錢買絲巾,在遊戲中也沒遇到有教師的帶領,以致於花了許多時間在遊戲中來來回回。
就筆者目前的觀察來看,此網站確實應定義為線上遊戲,遊戲本身提供使用者一個很近似中國文化的虛擬經驗,但若是將重點放在華語「教學」上,筆者認為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就目前網站功能來說,無論是在介面、教學內容、學習活動、聽說讀寫練習、老師的帶領,甚至是學習平台的功能,目前仍有很多不足。但不可否認的是,透過線上遊戲的方式讓海外人士體驗中國文化與當地特色,確實是頗具創意的概念。相對於此,目前國內所產出的華語文學習教材,不論在課程內容的安排、教學設計方面,或是學習工具(如語音辨識)、學習平台的支援上,都具備相當的籌碼與利基,在目前政府亟欲推動正體字及台灣文化的同時,如何利用現有優勢,結合創意的發想,是學界與業界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
參考資料
1. Andy Henion (2008, May). Virtual China: Online game teaches Chinese culture, language. MSU Today, June 1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msutoday.msu.edu/research/index.php3?article=28May2008-2
2. Confucius Institute* X+ d!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07,December 22). Calls for Online Volunteering Tutors Confucius Institute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News Release]. Michigan: Dongping Zheng Ph. D. and Chun Lai Ph. D.". Retrieved June 1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taisha.org/thread-958754-1-6.html
3. http://www.joystiq.com/2007/01/18/learn-chinese-through-an-mmo/
4. Kyle Orland (2007, June). Learn Chinese through an MMO. Joystiq, June 1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joystiq.com/2007/01/18/learn-chinese-through-an-mmo/
5. 華聲報 (2007,January). 玩中輕松學漢語 美國大學開發漢語學習網絡遊戲. 新華網, June 1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7-01/25/content_5650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