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第七卷第六期
活動快訊
【活動】敬邀參加「96年度推廣應用公開徵選計畫」成果展
【活動】「Fun學城堡」正式開放參觀體驗囉 ~
【研討會徵稿】「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其保護」學術研討會
【徵件】2008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即將啟動 台北數位藝術獎與K.T.科藝獎徵件總獎金百萬元!
【新聞】紐約授權展台灣館 典藏成果躍上國際舞台 好評不斷
【新聞】97年度數位學習產業市場推廣 – 印度班加羅爾參展暨新加坡商機媒合活動於6月6日圓滿落幕。
專題報導
補教業及數位學習應用現況分析
Talent Management初探-從研究報告分析實務趨勢
Eee PC自由軟體平台上數位學習軟體開發及商業模式研討會花絮
e-Learning 2.0與非正式學習將在企業訓練扮演重要的角色
華語大型線上多人角色網路遊戲《ZON─THE NEW CHENGO CHINESE》初探
全民關心環境 教育部e化永續發展
國際視窗
數位學習國家資源庫(LORT)於Learning Impact 2008獲Best National or Regional Repository大獎
我國學生在芬蘭SciFest 2008舉辦 Workshop成功吸引各國的 注目,獲得主辦單位肯定
台義攜手打造國際平台 共創數位學習新紀元
Middlebury College Summer Chinese School
分享園地
亞洲最大之華人文化鑑賞素材庫 –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www.echineselearning.com 中文學習網站介紹
 
國際視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Middlebury College Summer Chinese School
 
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之數位學習研究計畫專任助理/丘嘉慧

 

        隨著華文學習潮流的興起,世界各地開始迫切的需要華語師資。面對中國強勁的競爭壓力,台灣為能搶攻龐大的華語教學市場佔有率,除了設立完備的產業及市場推廣方案外,如何使我們的華語教材及教法更能貼近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競爭利器。

由於世界各地的學習者來自不同的語言、文字符號及文化背景,教導這些以華語為外語(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學習者的教學方式須與我們現存華語為母語的教學不同。為了設計出符合世界各地學習者需求的教學,可以藉由研究獲知華語文為第二語或外語之學習者在跨語文學習上的機制與困難,此外,透過瞭解各地現行的華語教學學校的實施狀況,亦是有所助益。在此,我要介紹美國佛蒙特州(Vermont)的明德大學夏日中文學校(Middlebury College Summer Chinese School )。

明德大學夏日中文學院是許多學習華語者的選擇。中文學校在每年夏天會提供九週的密集學習華語課程,學校最具特色的是採全浸式(immersion)的華語教學形式,即學校提供了只有華語的學習環境,學生老師一起上課學習,且同住在一起。學生一旦進入學校後,他們會簽立一個語言誓約(Language Pledge),同意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無論是聽、說、讀、寫都只能使用華文。若是學生違反了這個約定,就無法拿到學分或退還費用。對於完全沒接觸過華語的學習者,學校會給他們一些彈性,允許他們在課程開始的前幾週可以在教室中使用英語與教師互動,但出了教室仍必須使用華語。在教室裡,他們會進行一些活動幫助他們學得在學校生活的語言技能。

課程共分為初級、中級及高級三個層次。在學習開始時,學校經由測試瞭解學生的能力,並安排其進入適合的課程中學習。在往後的課程中,每週都會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每隔三週,學校人員與個別學生會談,以瞭解個別學生的進步情況。

學習的內容從一開始簡單的生活字彙學習,漸漸進入文法、複雜字彙及文化的學習,最後開始進行寫作、大量閱讀、進行主題討論及學得高層次的交談技巧。無論是台灣及中國大陸使用的簡體、繁體字彙及慣用語都會在學習中接觸到。其中,文化的學習被認為是成功學習華語的關鍵。學生不僅在教室裡學習及經驗中華文化,透過不同的活動參與,更可讓學生親身體驗文化,因此,學生被鼓勵參與吟誦詩歌、戲劇表演、下象棋、打太極、寫書法、玩麻將、烹飪…等活動。

由於學習華文對學習者來說較為困難,其中尤以中文字(characters)及音調(tones)的學習最具挑戰,不斷的練習是不可少的工作。學生除了可以透過電腦上線或下載軟體至iPod進行對話及字彙練習外,學校還安排學習者一對一的練習。每天下午,每位學生都可與一位學校人員進行練習、對話或討論。透過一對一的練習,可以清楚學生的進步,更能給予即時的糾正及建議。因此,學校認為這樣的練習機會是學生進步的重要因素。

透過上述的介紹,讓我們一窺具有43年歷史的明德大學中文學校教授華文的經驗。總括來說,讓學習者無時無刻的處於華文的環境、具有約束的語言誓約、時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是學校幫助學習者的積極作為,並搭配著教導人員適時的協助學生,讓學生不會遭遇太大的挫折,是明德大學中文學校教授華文的模式。而他們善用電腦及iPod科技工具、營造可供學習者沈浸的文化環境及教師全力的投入指導的教學特色,給予我們國內在科技產業及教學工作有更多的思考方向,在國外的環境中可以建構如此的教學環境,處於科技產業發達及豐富文化環境的台灣,更應思考如何利用這樣的資源創造新的方向。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