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漸漸地,未來的學習應該漸漸地並不會強調「數位」的部份,也就是「e」 的部份,因為這個部份已經變成是必定擁有的,現今數位時代的小朋友,一出生的學習環境必定就是有著各種不同的科技支援,而在非正式學習的比重在人生中越佔 越重的同時,人在小的時候即會在環境中面臨各式問題,然後直接試著在網際網路上找到解決方法或答案,這項技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起來。

(店員:你需要提供一個身分證明,駕照或是MySpace的帳戶資訊都可以)
而且,早期由於科技的發達讓數位學習這個領域受到重視且特別有所發展,產生了一些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電腦協助教學(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甚至後期到所謂的網路輔助教學(Web-Based Instruction),但後來的研究與實驗中也發現真正的學習無法完全只靠數位學習,也就是說,數位學習的出現雖然解決了某些時空與地理的限制,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可以在許多地方、時間發生,但是如果單純只實施數位學習卻屏除傳統學習,學習成效仍舊有限,甚至在某些學習的基礎上,數位學習仍舊有其瓶頸存在。

(媽媽:除非你唸完所有的RSS Feeds,否則別想出去玩!)
所以早期強調的數位學習(e-Learning)到了現代,雖然名詞部分開始有著「e-Leaning 2.0」的詞彙出現,但這個詞彙可能也漸漸可以正名,如同前述,除了數位學習本身以外,可能必須試著結合傳統無數位的學習,考量到真正未來的發展,重視的可能必須是兩種都必須納入去研究的,而非單純只研究傳統正式學習、或只是數位學習、或只有非正式學習。「Learning 2.0」這個詞或許是不錯的,而最近由筆者從工作上接觸聽到的國外資訊中,也有發現有人直接把原本的「e-Learning」變成「Learninge」,把e的部份變成指數了,也是個挺有趣的想法,是表示結合數位的學習,能夠把學習成效加強指數倍嗎?
文中分享幾張筆者覺得相當有趣的漫畫圖示,當中有不少值得玩味的點,在學習這件事持續成為人類必備的生活元素之一,加上科技不斷往前演進的狀況下,未來的學習模式必定會因為科技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小朋友是不是會完全無法想像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時代?虛擬線上的帳號是否會變成個人驗證的重要參考項目?而學生的回家作業是不是老師規定的RSS?…這幾張圖的概念讓人感覺較為實際,似乎伸手可及、也貼近使用者現實上的使用狀況與需求,不像許多過於前瞻的規劃上那麼的虛擬夢幻,如何整合科技到充滿人性的教育學習領域中,相信是人類持續必須關注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圖的資料來源:http://www.slideshare.net/heyjudeonline/creative-web-20-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