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第七卷第十一期
活動快訊
數位典藏專業培訓課程(十)、(十一)、(十二)「典藏核心技術與系統2」即日起開放報名
歡迎參加11月19日【數位學習產業鏈知識網成果發表會】
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四)古蹟建築與數位典藏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學術研討會
敬邀參加【藏諸名山、放諸四海:數位典藏的收放之間】學術研討會
第二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頒獎典禮暨評論發表會
專題報導
數位典藏專業培訓課程(一)~(三)「數位內容建置技術1」已於10月1日、10月8日及10月16日落幕
看「六堆風雲」網站遊戲,如何引爆客家文化數位學習風潮
2008年中央研究院Open House‧歷史語言研究所活動報導
漢字繁簡字體論
全球華語文市場,台灣精品走出去
數位典藏專業培訓課程(四)~(六)「數位內容建置技術2」已於11月5日、11月7日及11月10日落幕
97年度數位學習產業市場推廣 – 英國數位學習拓銷活動於10月30日圓滿達成
大丈夫,何患無『辭』! ─新興中的智慧型輔助寫作平台
計畫巡禮
故宮e學園 中華文化線上新傳承
分享園地
尋找華語文裡的《海角七號》
2008台北國際禮品暨文具展覽會觀展心得
 
專題報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漢字繁簡字體論
 
第五分項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 資策會數教所 副規劃師/李美儀

  隨著華語學習熱潮正興,漢字繁簡字體的使用一直是華語文學習市場中不斷發散的議題與現象,本文特就漢字與文化的關聯、兩者分別在歷史之生生長流背景,以及兩大勢力間之消長試作論述,最後再介紹目前華語文市場上之產品推廣策略。
漢字文化圈之歷史
  大約在將近兩千年以前,漢字文化圈的漢字原是基本統一的繁體字,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于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獻"、"變"、"燈"、"墳"、"驢",等,唐代顏元孫著《干祿字書》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后,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范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為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萬"、"禮"、"舊"、"與"、"庄"、"夢"、"雖"、"醫"、
"陽"、"鳳"、"聲"、"義"、"亂"、"台"、"黨"、"歸"、
"辦"、"辭"、"斷"、"羅"、"會"、"憐"、"懷"等等共達330多個。總的來說,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簡化俗用之邏輯結果。
  另一方面,在漢字主體之下,漢字文化圈陸續出現了部分日本漢字、韓國漢字和越南字喃,日韓在19世紀時雙雙發生排漢運動,故而限制漢字之使用,當西方列強入侵以後,日本、韓國才出現了一些簡化字。
  另一方面,在漢字主體之下,漢字文化圈陸續出現了部分日本漢字、韓國漢字和越南字喃,日韓在19世紀時雙雙發生排漢運動,故而限制漢字之使用,當西方列強入侵以後,日本、韓國才出現了一些簡化字。
繁簡字體使用之消長
  繁體用於台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使用人數約為三千多萬。 簡體用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區,使用人數超過十三億。 由於簡體字在使用人數上的優勢,以及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逐年增多,近年來,不斷有學者專家呼籲,繁體漢字是一個活博物館,是一套完好的、上古時代人類社會的百科全書,故主張列入繁體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采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且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采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體字表。抗日戰爭爆發,國民黨領導的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奪取政權后,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但在2001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有明文規定國家推行規範漢字,同時也明確地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的範圍:
(一) 文物古蹟
(二) 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 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 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 出版、教學、研究中須要使用的
(六) 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特殊情况。
  由這些史料可以看出,字體在歷史上原本同源於一統之漢字文化圈,後來由於政治,文化與社會民俗使用上之變革而產生變化。
  另一方面,茲將因繁簡消長而衍生之社會議題與現象,採集如下:
在全球:
★ 繁體字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
★ 繁體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整合漢字文化圈: 國際字庫(國標與Big5碼)標準化與集約化
在台灣:
★ 台港西化影響繁簡體字使用情形
★ 傳聯合國將採認簡體字
★ 基測作文如使用簡體字予以扣分
在大陸:
★ 小學增加繁體字課程(又稱新復辟運動)
★ 以孔子學院為推廣簡体字文化之政治工具
★ 2001年頒佈繁體字使用及保存繁體字範圍
華語文市場上之產品推廣策略
  目前華語文繁簡市場在國際間之消長也因其政治與社會接度度不同而異,然而華語文繁簡之市場規模與英美語市場規模不能一概而論,故目前華語文廠商所採用的策略多為繁簡版本並用,即使使用的是簡體字,其內容也蘊含相當豐富之台灣文化元素,而在技術問題上,我國在技術與數位能力上之優勢即在此展現,相信兩岸在未來不僅僅是在華語文產業上,會有更多的融合與合作加值效應能應運而生,畢竟由以上之史料考據得知文字與歷史是相互煇應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