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說明
為推廣數位時代傳統漢籍全文的製作與當代漢籍的國際交流,建構漢文環境的國際交換標準,為當前之重要課題。本計畫擬就國際學術標準的TEI 標記語言,進行中文版翻譯作業及推廣活動。自2005年12月起,本主題已多次邀請法鼓佛教學院馬德偉博士,於中研院內開設春、秋季TEI工作坊,教授TEI標記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更在去年特別邀請英國牛津大學電算中心主任Sebastian Rahtz,他同時也是TEI Consortium(TEI文件符碼化協會)的負責人,至台灣進行一天半的TEI教學,內容除了TEI最新版本P5的介紹外,也加入在地化的應用與效應,今年度為了更能深化TEI在地化,同樣邀請了英國牛津大學電算中心主任Sebastian Rahtz再次來台,進行TEI的教學活動,期能協助中文在地化計畫之推廣,使台灣漢籍全文標記系統更臻完善。
●活動時間及地點:
中華民國98年3月27-28日 (星期五、六)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視聽館 5樓電腦中心 (1067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134號) 交通訊息:
1. 捷運木柵線科技大樓站下車,往和平東路二段走,約2分鐘路程即可!
2. 公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站-復興南路):237、295
3. 公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站-和平東路):15、15(區間車)、15(萬美線)、18、211、235、284、284(直行)、3、52、662、663、685、72、和平幹線

●執行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主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分項一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 子計畫一、數位內容建置與整合子計畫合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分項四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資訊科學系
● 參加對象: 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項下,機構計畫與公開徵選計畫內人員優先。(限40人)
●報名事項: 1.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98年3月17日(週二)止。 2. 採線上報名
3. 學員名單公布日期:3月20日(週五)
請連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網頁查詢報名,【請點我報名】
4. 若因故無法前來參加,請來電或來信告知,以免影響他人權益。
5. 主辦單位保留上述課程與講師之更改權利,若有變動以網站公告為主,恕不個別通知。
6.為配合政府環保政策,本講座恕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飲水容器,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7. 若有任何疑問請洽:
TEI中文在地化計畫 徐如君小姐
Tel: 02-24987171 ext 2252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 陳美智小姐
E-mail:ariel3 @gate.sinica.edu.tw
Tel:02-27829555 ext 813
●活動議程:
2009/03/27(五)
時間 |
議程 |
8:40 ~ 9:00 |
報到 |
9:00 ~ 9:10 |
開幕致詞
數位典藏與數位典藏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共同主持人
邱澎生 先生
文獻與檔案主題&漢籍全文分支主題召集人 杜正民 先生
TEI中文在地化計畫主持人 馬德偉 先生 |
9:10 ~ 10:40 |
Session 1
Why and how do we encode texts? Basic choices and decisions. Making a document analysis.
Exercise 1: deciding what to encode in a document. Working from a few sample pages, choose which components to record.
為什麼要標記?──基本選擇與決策、文件分析
練習1:決定文件的標記內容 |
10:40 ~ 10:50 |
休息 |
10:50 ~ 12:20 |
Session 2
Introduction to the TEI, its class system, default text structure, and core elements and header. Exploring the TEI landscape with Roma.
Exercise 2a: Work with TEI Roma application to create a schema for the document.
Exercise 2b: Editing real XML: encode a page of the text using the schema created above.
TEI介紹──匯集系統(class system)、預設文件架構、核心元素與標頭、使用Roma探索TEI
練習2a:利用Roma應用程式創造文件模型
練習2b:編輯真正的XML (使用練習2a所做的文件模型標記文件) |
12:20 ~ 13:30 |
午餐 |
13:30 ~ 15:00 |
Session 3
The TEI header and bibliographies
Exercise 3: Editing the text to improve the metadata.
TEI標頭與書目資料
練習3:編輯文件改善metadata |
15:00~15:20 |
茶敘 |
15:20~16:50 |
Session 4
Facsimiles: linking the text to images
Exercise 4: Using the image markup tool to link text and pictures.
寫本:連結文字與影像
練習4:使用影像標誌工具連結文字與圖片 |
16:50 |
賦歸 |
2009/03/28(六)
時間 |
議程 |
8:40 ~ 9:00 |
報到 |
9:00 ~ 10:30 |
Session 5
Names, people and places in the text
Exercise 5:Editing the text to mark up names and places.
文獻內的名稱、人名、以及地名
練習5:編輯文獻來標誌名稱與地名 |
10:30 ~ 10:40 |
休息 |
10:40 ~ 12:10 |
Session 6
Accessing TEI texts. Untangling the XML markup and extracting what you need; introducing standards such as XPath, XSLT, and XQuery
Exercise 6: Using XPath and TEI XSL stylesheet from within oXygen to access the data we have recorded
存取TEI文獻──整理與選用XML標記;介紹XPath, XSLT, 與XQuery標準
練習6:使用oXygen內的XPath 與TEI XSL樣式表存取記錄的資料 |
12:10 ~ |
賦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