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儘管遲至公元1624年,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開展殖民與貿易,才正式進入到有可靠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但是,這個島嶼上,其實在更加久遠的年代之前,就已經有人類在此生根、茁壯,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與環境適應。儘管這些古早臺灣人的故事,並未見諸於文字史冊。但是,透過考古學家們努力向地層下發掘、研究這些出土的遺物與現象,這一頁頁被埋藏在地底下、無文字的先民史書,仍然能夠為我們所了解、知悉。
在臺灣眾多的考古遺址當中,位在淡水河出海口南岸的「十三行」考古遺址,就透露了許多臺灣史前先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距離今天大約一千八百年前,一群人來到了今天的八里,他們選擇在觀音山和淡水河之交、靠近台灣海峽的沙丘與沖積平原上,開拓屬於自己的家園。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十三行遺址最引人注目的一項發現,就是先民們的煉鐵技術。基本上,臺灣島上的人們在距今兩千年之前,工藝水準普遍還停留在新石器時代,主要的生活工具是以石器、木器與骨角牙器為主。而就現今的考古證據來看,十三行人是臺灣所知最早懂得使用鐵器的人群。我們還不能確定十三行人的煉鐵技術,究竟是某個十三行人的福至心靈?還是外地人的因緣際會?才讓臺灣島上自此邁入了金屬器的年代。但是,這批臺灣金屬器使用的先驅,可能就在北臺灣的海岸邊,採集他們所需要的鐵礦砂,並且就近興築煉鐵爐,將鐵砂煉成生鐵,再依照需要鍛冶、製成器物。由於同一時期稍晚,臺灣各地的考古遺址也逐漸開始發現到有鐵器的出現,但是煉鐵遺址,卻並不普遍。因此在距今一千年前左右,說不定當時的十三行,就是臺灣鐵器生產與行銷的重要中心呢!
除了煉鐵之外,十三行人還擁有高超的工藝技術。在十三行遺址出土了不少精采的文化遺物,包括精緻的青銅刀柄、製工複雜的陶罐、令人會心一笑的陶偶,以及精細的黃金工藝品。這些工藝品,顯示著十三行人絕非僅是鎮日汲汲營營於溫飽、毫無美感的粗人。相反地,在他們的生活中,勢必有一定的餘暇時間,才能夠讓他們專心投入到這些與溫飽無直接相關的工藝品製作中,實踐他們對美學的思考與體會。
而對當時身處臺灣的人們來說,海洋,並不是波濤洶湧的阻隔,而是一條人群與人群、文化與文化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的道路。在十三行遺址中,除了有十三行人費盡巧思所製作的各類工藝品外,考古學家還出土了不少來自遠方的舶來品,像是中國唐代的開元通寶、以駱駝為主題的銅牌、晶瑩的玻璃環、成串的瑪瑙珠…。這些出土物,再再暗示著當時的十三行人,應該是個充滿活力而開放的社群,經常和海峽彼方、甚至來自更遠地方的商人,交換家鄉所不出產的舶來品。根據史書的記載,來自中國沿海一帶的商人,曾經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瓷器、布、鹽、銅簪環等貨品,和臺灣島上的原住民交換砂金、黃豆、硫磺、黃蠟、鹿、豹、獸皮等島嶼特產。在十三行出土的外來文化遺物中,也確實應證了史書中記載跨海貿易體系的存在。而十三行人,也會將這些舶來品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並且將這些物品賦予新的意義。例如在十三行遺址中所出土的中國銅錢,原本在東亞貿易體系中,是扮演著共通貨幣與貿易媒介的角色。但是在十三行人的眼中,銅錢除了可以是交易的媒介與準則之外,更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化身,因此十三行人會將交易來的銅錢加以穿孔,成為人們身上所穿戴的裝飾品。現代的我們,經常抱怨在臺灣吃到的異國料理不夠道地、有太多為了迎合臺灣人口味所做的調整與犧牲。殊不知這種對異文化的移植與在地調適,很可能是人類從古到今不移的共性呢!
於是,十三行人就在島嶼與海洋的交界,渡過了千百年的歲月。儘管今日十三行人的語言與傳說早已流失在歷史的洪流中;而在浩瀚的文字史料中,歷史學家們也僅能爬疏出有限的資料,來拼湊十三行人打拼過程的片段。但是透過考古學家的研究、並且結合歷史文獻資料,我們將能夠一步步地復原出臺灣島在東亞文明發展中的時空座標。而透過數位典藏的保存與推廣,這些塵封已久、島嶼與海洋間邂逅的回憶,也將重新被開啟,為世人所知悉。
參考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考古分項入口網站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
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sshm.tpc.gov.tw/web/
參考文獻
臧振華 劉益昌 《十三行遺址搶救與初步研究》〔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
劉益昌 《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2〕
漢聲雜誌社 《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臺北市:漢聲雜誌社,1994〕
管家琪 作 邱千容 繪 《陶偶家族:十三行人的小故事》〔臺北縣八里鄉: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