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第七卷第五期
活動快訊
填問卷,抽好康!數位典藏入口網站使用者經驗調查(5/20截止)
7/30~8/1日本e-Learning數位學習大賞台灣館募集中!
數位學習國家資源庫(LORT)整合國內線上數位素材突破三百八十萬筆
開創台灣新視野 展現創意大無限!--數位典藏率領13家台灣廠商 進軍全球最大紐約授權展
專題報導
97年數位學習異業結盟座談會報導
【E-Learning跨部會合作新案例】 勞委會職訓局與經濟部工業局攜手合作,共同開創雙贏新局面
線上醫療諮詢?台灣e學院線上為國人健康把關!
從e-Learning 1.0到2.0,而e-Learning 3.0是否是全球性的網路知識管理?
Chinesepod網站使用介紹
簡單上手的行動學習內容製作工具
解析「數位出版價值鏈」--探究異業合作商機
華語文創新營運網站面面觀
國際視窗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參加亞洲研究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年度展覽盛會圓滿落幕
2008亞洲學會參展經驗分享
分享園地
資訊專業人員鑑定與證照之國際趨勢變化分析
上、中、下香…妳會買嗎?
 
分享園地 >
上一篇 | 返回電子報
 
上、中、下香…妳會買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專任助理/陳泰穎

 

對於目前被急切要求創造產值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來說,從事產學合作的選擇,當然有很多。一種已經行之有年,並且也廣為典藏機構所認可的方式,就是由典藏單位和製造業廠商直接合作,由典藏機構提出希望製作的物件(多半是磁鐵、書籤之類,價格多半不會超過100元新台幣的禮贈品),之後在活動或社交場合中加以發放,藉以推廣典藏機構的某些特色展件,或是塑造典藏機構的正面形象。這種合作模式對於廠商來說,自然是一種值得歡迎的投資,對於廠商本身的營業額也會有幫助。但是因為所產出物件的角色是純然的贈品,因此雖然政府公部門有努力作多、廠商有產值。但是由於這種禮贈品只有在外賓參訪,或是特殊活動期間(如年度成果展、或是如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日)才有贈出的機會,在整體產業鏈尚未建立、缺少商業性行銷手法的狀況下,儘管拿到禮贈品的朋友當然會很開心,不過礙於預算,這類型的禮贈品在成本考量上有其限制,多半不會超出100元新台幣,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成本預算限制下製作出小而美的禮贈紀念品,就相當程度考驗著典藏單位與廠商。綜合以上所述,典藏單位透過製作紀念品的影響力,也就只能受限於收禮者本人。

 

另外一種商業合作的模式,在於技術共同開發。屬於技術研發性質的典藏機構,透過和技術相關領域產業的合作,除了可以測試研發技術之成熟度與市場接受度外,也能夠讓典藏機構參與工作人員得到與產業界合作的寶貴經驗,協助國家培育未來可以快速投入職場、對產業界發揮幫助的人力資源。不過因為大部分投入到原數位典藏計畫的機構,多半以人文及科普領域為多,手中掌握有關鍵技術或設立有研發單位的機構不多,因此這種產學合作模式,雖然在社會上早已經由建教合作的方式施行多年,但是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的產業鏈中,似乎也不是今日所要主推的目標。

 

而今天,數位典藏計畫主要所希望推展的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模式,有相當程度是集中在數位典藏可量化的圖像產出授權。以國際授權公認領域而言,我們所推動的數位典藏圖像授權,可歸類於所謂的藝術授權。目前國際藝術授權市場規模約在200億美金左右,同時隨著2008北京奧運(儘管在北京政府以武力鎮壓西藏下,奧運精神已經蒙上陰影)2010年上海博覽會的舉辦,全球更能看見中華文化,對於中華文化風的圖像需求也將增加。對於典藏單位來說,藝術授權的運作大致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和專業授權商洽談合作,將特定或全部的圖像授權標的授權予專業授權商,之後再由專業授權商將授權標的轉介予製造業廠商,製作或許是杯盤、檯燈等生活用品。另一種模式,則是由典藏單位和製造業或創意廠商洽談,直接進行圖像授權。基本上此種模式最後的產出和上一種模式差不多,只是跳過了中間商,仲介成本當然省下來了,不過法務方面的問題也得全靠典藏單位本身自己面對。

 

文化創意產業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呢?從美學意義與典藏物件背後所蘊藏的脈絡出發,發掘出人類文明在這個島嶼上的累積,讓知識能夠廣為人知,從而形塑出臺灣細緻的文化價值,或許也是一種可以思考的方向。或許和廠商合作,推出印有圖案的杯盤碗筷傢俱滑鼠墊,並不是件太過困難的事情,也可以達到推廣文化脈絡的目的。但是,人們為什麼要購買印有中國書法圖樣的檯燈?由臺灣所守護、中華文化的細緻、趣味、值得珍惜而引人入勝之處,到底是甚麼?臺灣所擁有、守護的文化脈絡,到底和中國大陸的文化脈絡有甚麼不同?這種在市場銷售表像背後的時尚脈絡與品味營造,恐怕更是需要我們去細心呵護、經營的。

 

我的姊姊因為姊夫發表論文的關係,曾造訪中國大陸某省。那兒的省會附近有一古廟,從他們下榻的旅館乘車到那座古木參天的道觀,也要一段時間與車程。這種與城市之間的時空隔離,頗能營造出神聖氛圍的功能。從廟門口看進去,還有幾位穿著道袍、留著髮髻的道士,正在道觀的庭院中灑掃。在臺灣的道教信仰,很少有機會看到這種穿著饒有古風的道教神職人員,所以家姊和姊夫,自然是開開心心地走進廟門,希望能夠擁有奇妙神異的體驗。

 

迎接家姊與姊夫的,是位除了明朝式髮髻之外、還留著長長白鬍鬚,看起來仙風道骨的瘦長老者。不過,根據家姊的轉述,當老者話語一出口,原本對於中華傳統宗教的美好期待….老者或許會開示、指引一條人生明路的期待,瞬間變成破片。

 

「兩位施主定是遠道而來,應該多多上香祈福,才可保旅途平安,本觀備有上、中、下三種香,可供施主選擇。」老者不慌不忙,自信十足,看是銷售經驗豐富。

 

「上、中、下三種香?請問師父,這三種香有啥分別?」我的姊夫不想被坑,所以很努力地裝起北京腔,問這位道家師父。

 

「上香人民幣XXX元,中香人民幣XXX元,下香人民幣XX元,上香、中香都很有功效,凡是用這兩種香上香的施主,之後旅途一定平安、事業順利。」

 

「那下香就不行嗎?」

 

「這下香我就不敢保證了。」老師父像是帶有玄機、眉頭微微一皺、意味深長地說著。

 

我的姊姊和姊夫沒有上香,搭了原車,走了。他們從造訪那間道觀之後,直到今天,都過得很平安、順遂。

 

如果老者先給點開示,多多營造點神祕的氣氛,別一開始就談上中下香的功效與價格,會不會是一種比較好的行銷手段呢?

 

社會的氛圍,從來都不會是靜止不變的。我們當然要乖乖承認,這種強迫推銷的觀光行為,從前臺灣也曾經發生過。不過現在的臺灣,確實已經如嚴長壽先生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所言,從走馬看花、強迫推銷式的觀光,轉向深度旅遊、甚至無期無為的自由文化體驗發展。而與中國大陸的文化產業略有不同的是,我們正在逐漸脫離暴發戶式的心態,試圖透過我們本身所韻涵的文化底子,來摸索出一條具有品味而銅臭味不那麼重的道路。儘管荷蘭東印度公司要原住民忘了祖靈、學習上帝的教誨;國姓爺把喀爾文教會的傳教士屠戮殆盡;清朝把投降的鄭家軍連根拔起、調去滿州邊境打俄羅斯人;日本政府要臺灣漢人忘了祖先牌位改拜天照大神;國民黨政府把日本神社給通通拆掉並且禁止孩子們說自己的母語;民進黨政府把大中至正拆了下來改成自由廣場。歷史當然並不總是讓人開心,現況也並非總能讓人滿意。但令人開心與雀躍的是,雖然對臺灣來說,朝代不斷更替,但是這些政權移轉在某一方面,反而讓臺灣的文化有了更多豐富的發展可能性。我們學習著在這裡與不同的文化,自然地共同生存,讓不同的文化自然而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點和中國大陸為了賺錢,才趕緊把原本棄之若敝屣的各族傳統文化,硬生生找回來當寶貝,比起來似乎健康多了。

 

或許,數位典藏除了提供我們國家在教育與學術發展上的利器之外,也能夠成為另外一種行銷臺灣,讓臺灣和全世界做朋友的好幫手。豐富的文化數位典藏,可以在剪輯之後,成為全世界朋友們認識臺灣的途徑,讓他們在來臺灣觀光之前,先認識臺灣的原住民樂舞、認識臺灣獨特而可愛的生物、認識臺灣棒球與王建民的奮鬥軌跡、認識故宮典藏的中華瑰寶,而在外國朋友們來到臺灣時,我們是以一個個故事、熱情的人情味與以及文化品味的感動,型塑出我們臺灣獨特的價值。也唯有讓臺灣文化體驗充滿樂趣與感動,我們利用「文化」所做出來的各種實體產品,才有可能會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青睞,才有可能登上時尚舞台,得到實際的產值與銷售業績。

 

學學文創志業的徐莉玲董事長,曾經不失詼諧地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不知道齊白石先生,對於他的畫被印在盤子上有何感想?」如果我們只是執著於把每一件生活週遭可用的東西,印上我們想要的圖案,而不去試著告訴消費者這件圖像背後的故事與象徵意義,以及他所代表的品味,那麼盤子也只會是一個「比較漂亮」的盤子而已,這個產業終究不能長久,也沒有辦法給予人樂趣與感動。透過產業界務實經驗與學術界對文化研究、詮釋的完美組合,來自學術界的數位典藏在文化創意產業才有可能發揮出驚人的能量。

 

上、中、下香,妳會買嗎?

 

 

 

上一篇 | 返回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