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2009/04/23 - 2009/04/26 地點 : 世貿一館 A0333攤位,品牌授權區
無論是帽子與背包綻放著歐豪年大師的「朱荷」、張書祈「蝶戀玫花」的筆筒、源自台灣廟宇文化「雙龍搶珠」彩繪圖案的鋼筆、楊英風「狐狸的詭計」變身而成的心機隨身碟,還是台灣民間「布袋戲棚」縮小版掌中戲立體書、發想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綠島大蛾圖」的壺與杯組、婢女造型的收納盒、宋徽宗冠帽杯和仕女蓋杯,以及國立歷史博物館「白玉香囊」隨身警報器...,這些取材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典藏素材所開發的系列商品,象徵著台灣社會正逐步步入美學與品味的生活,更代表著台灣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無限潛力與豐厚的創作能量。
根據2007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中指出,2006年全台擁有51,667家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廠商,全年營收總額586億,較2005年成長0.89%,顯示在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空間呈現上揚趨勢。當此全球力推文化創意產業之際,如何不斷開創具特色與創意的文化商品,在經濟衰退的巨浪中仍屹立不搖,是現階段產業勢必面臨的挑戰。
本次「典藏創作」系列商品首度在國際展覽中問世,向大眾展現結合政府資源與民間設計的創意結晶「台灣的禮讚」。這些獨一無二的創意商品讓典藏博物館及相關計畫所典藏的素材,不再僅限於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教學功能,而是在客廳、書房甚至隨身配件等生活空間與日常用品中展現實用價值與品味。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自民國91年以來,將近7年時間,積極典藏地方文化特色,建構數位化典藏資產。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橋接計畫」更在國科會大力支持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總計畫辦公室指導下,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積極地在數位典藏機構與加值業者間架構商業合作的橋樑;執行單位資策會除協助成立專業的法律諮詢團隊與企業個別輔導團隊,積極促成41個數位典藏計畫單位,釋放近500筆可直接授權之典藏素材,供有興趣廠商進行加值應用外,更透過「2008創新商品設計徵選」活動,促成7個計畫單位與9家廠商合作,開發出獨具創意且充滿生活美學的文化商品。今年度,除持續研發各類示範性商品外,更將積極開拓行銷通路,以品牌聯合行銷,整合各方通路資源,協助業者順利進入銷售市場,創造實質利潤。
本次展出以「2008創新商品設計徵選」入選商品為主,共計有迪雅國際、翔揚科技、呦呦藝術事業、膳昇科技、台灣吉而好、淘花源文化事業、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子生文創事業及創典國際等9家廠商利用中華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等7家典藏單位授權之素材所衍生開發的10件作品。自4月23日起至26日止,創新展出,歡迎您蒞臨我們的展會,一同品味典藏生活美學的精緻雋永。凡蒞臨洽談合作的夥伴,將有機會獲得精美創意禮品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