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電子報 第七卷第一期
活動快訊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電子報』新春發刊辭
資訊時代之亞洲與公眾創用國際研討會
中研院史語所赴新竹縣尖石鄉新光國小數位典藏教育推廣活動圓滿結束
推薦典範數位教材,大家一起來!
國科會與英國文化協會所舉辦之台英技術移轉機制研討會(UK-Taiwan Workshop on Technology Transfer Mechanism)
國科會公告徵求「2008台法雙邊NSC-ANR共同合作研究計畫」
『典藏台灣,數一數二!』開幕式報導~
本國家型計畫參展96年度資訊月會後報導
2007商業應用競賽得獎作品大賞
數位典藏應用授權交流論壇暨商業應用競賽成果展
數位典藏eSchool線上助教培訓圓滿結束
數位典藏eSchool智財權工作坊 貼近需求 學員滿意
專題報導
支援符合SCORM多媒體紙本教材課程編輯系統
尋回散佚在海外的台灣魚類模式標本(三)—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之模式標本現況
分享園地
上山
最難忘的聖誕節—新竹縣尖石鄉部落數位典藏推廣活動側記
「校外教學何處去? 免費特展知性之旅在中研院」
國際視窗
美國國會圖書館線上展覽之二-Churchill and the Great Republic
美國國會圖書館線上展覽之一-Maps In Our Lives
 
分享園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上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林郁靜

第一日

 

跟著研究人類學的教授一起上山,聽說她的那輛福特汽車是為了上山而買的。我們搭TOYOTA WISH休旅車尾隨在後,開車的研究生體貼地停車了幾次為了讓驚呼近晚滿天彩霞的女孩兒們,有捕捉鏡頭的機會。

到達向天湖的時候,夜幕升起,七百公尺高度的山上在十一月裡已有些寒涼,大夥像是遠足的小學生般,吱吱喳喳指東看西;這對於成天在電腦螢幕前敲打工作資料、撥電話溝通A事件或者聯繫B事件、趕赴一場又一場的大小會議、在完成一項業務後小舒一口氣、也在某些唇槍舌劍的協調時刻喪氣失落的職稱叫做助理的我們而言,在漆黑的山路裡散步詠涼天,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雙眼所能辨識的景物,確實是一種轉換場景的跳脫,儘管在某個形式上,這一趟拜訪是因為託工作關係所賜。

確認民宿住房、擺放好行李後,先是到一處染織工坊參觀,佇立在迂迴路徑的盡頭,用竹子搭起的雙層屋架,一樓是工作室,二樓是咖啡廳兼販賣染織成品,隔壁一棟是民宿,像是小家庭的旅客,帶著孩童到這一方彷若能夠暫時避世隱遁的靜好空間,呼吸泥土香與品嚐季節正產出的甜美水果;工坊女主人就是邊分享了兩大盤「自己種的」柿子,邊讓我們自由地欣賞泰雅族的細緻織工,也因為真的是夠細緻,顧不得被貼上觀光客的標籤,無論如何至少要帶個菱形織紋的書籤,表示對於部落手工的讚美。

 

苗栗南庄‧〈石壁染織工坊〉之織品

 

揮別了溫煦的工坊女主人,驅車下山到鄉裡較為熱鬧的街道上,大啖了一頓道地的客家小炒,席間小餐館老闆不斷地端上「這是這個季節溪水裡才會有的溪魚」、「這是人家剛捕捉到的溪蝦」…,不知是因為味道實在太好,還是舟車勞頓一天真的累了,大家都不客氣地將桌上的食物通通祭進五藏廟,然後,我們散步了一小段的街道,兩旁住家很多都還是木板鑲玻璃的拉門,安寧樸實,是五、六十年代電影裡的鄉鎮味道。

在回民宿住房前,先到預備作為隔日活動地點的民俗文物館參觀,文物館樓頂是一座竹子搭建而起的房子,我們在竹子屋裡外穿梭,不遠處是向天湖,湖上方是初十五的圓月,聽說因為南台灣海面有類颱風的氣流正靠近這方小島,因此,我們在這一天的夜空裡,見到了一環大大的月暈。部落、山上的湖、初十五的月圓,僅僅這三個元素,也足以讓人構思起一則神話或者傳說;故事,有時候可能只是虛擬加上恰巧被言說流用至今,那通常依賴言說者的知識庫與想像力,還有接續言說的人的表達方式,然而,我們這一行上山的目的,卻是為了一場被紀錄的部落儀式,是眼見為憑的傳說,是一支珍貴的黑白記錄默片。

 

 

第二日

 

    早上出門一見到的是晨光氤蘊,來不及繞湖行走一週就被喚去吃早點,吃飽了信步前往文物館,一路竹籬笆和紅磚牆,以及碎石路徑,讓人想起八十年代的鄉鎮童年,像冬陽一樣溫暖。山上湖邊的小孩一個一個冒了出來,忍不住受到他們童稚的聲音吸引,看著陽光下一群隨性地玩起火車遊戲的身影,操著很原住民的口音,並且習慣在語尾加上「的啦」,不時喊著:「阿邊~阿邊在哪裡?」,阿邊應該是這一群裡的孩子王吧,小童們沒多久就發現了鏡頭是對著他們,其中一個小女孩過來問說:

「妳在拍什麼?」

「我在拍妳呀!」

「為什麼?」

「因為妳很可愛呀。」

 

然後一雙濕濕的小手,托住了我的臉頰有三秒後,就又蹦蹦跳跳跑去加入其他的嬉戲。 

 

 苗栗南庄‧向天湖

 

賽夏族的矮靈祭有其一定的儀式流程,為了呼應即將播放的紀錄片,教授與文物館館長遂安排了一段搗小米的開場,搗小米的成品是麻糬,熱呼呼的白麻糬沾上花生芝麻粉,在場的大人小孩都想嚐上一口。一嚐所願後,館長邀請族人到簡報室中,準備播放影片,現場參與的族人最老友九十多歲,最小的是一位被媽媽抱在懷中的三個月大女娃娃。

這部影片的來由,是一位日本軍官在1930年代,帶著當時最新的攝影器材所拍下的賽夏族矮靈祭,又稱「巴斯達隘」;影片帶子後來被收藏到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倉庫裡,在多年的塵封歲月過後被發現,只是帶子已經受損斷裂,後來經由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經費的支援,被送往日本進行修復,成為這一天大家眼前播放著的黑白默片。

片子裡的祭典流程與人物動作看起來清晰流暢,包括當時族人的穿著打扮、用食與器具。我看著那些現今九十多歲的老翁,但是在影片中六、七歲的小孩們,在無聲的流轉之中,這支20分鐘的黑白記錄默片,似乎在無聲之中傳遞了一些無聲的領會,像是文化傳承,像是生命繁衍,像是對於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一種感動…,可能其實影片要說還要更多更多,或說,它可以說的還有很多很多,雖然那位日治時代的日本軍官在拍攝當時可能只是純粹想作紀錄,或是因為其他不可考的想法而留下了這一支影片,然而,這對於現場所有的人而言,應該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我是什麼人?」、「我從哪裡來?」的人生大哉問,在這個世代的賽夏族裡,他們透過影片與祖先打上照面了,而那些愛玩火車遊戲的賽夏族小朋友們,更多了一條途徑去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這也許也可以叫做一種幸福吧。

誠如,當影片的最後慢慢升起一些相關後製單位與名稱時,我們都看到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字眼,那一瞬間,讓我們發現自己在那些工作瑣務奔忙的意義,是在間接之中幫忙某個世代、某區域的文化、某段歷史補綴一些更清晰的文明記錄時,彷彿那些瑣碎,都因為像這樣的一支部落紀錄片成果彰顯出某種微小卻明確的價值,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有機會上山參與活動的我們。

下山後,離開苗栗山區回到潮濕的城市,傍晚初十六的圓月從地平線上慢慢升起,車上的我們驚呼著又大又圓又亮的月,總覺得車再向前行駛,就會遇到圓月一樣,然而,圓月是要慢慢升到天空中給黑夜一抹微光,就像我們必須回到工作的生活軌道上,但畢竟,心中的思維向度已略有不同,關於對這份工作、這項計畫、這個團隊的看法,對於我們而言,這也許也可以叫做一種幸福。

 

註:「2007台大博物館群校慶系列-《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影片放映活動」,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胡家瑜副教授所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相關計畫成果,胡副教授安排並親自到影片的所在地苗栗南庄賽夏族部落播映,並透過台灣大學數位典藏計畫蔡炯民博士邀請,讓計畫辦公室同仁有機會共襄盛舉,特誌致謝,與那兩天所有的善意與照顧。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