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知道自己在三十歲過後選擇回家的歸島路是為了什麼,只是淺淺的體會到穿梭在都會生活時不時被囤積精神與肉體內在的疲勞,…。最終帶著疲勞與接近歇斯底里的憂鬱症回到原來出生的小島,給父母親治療皮肉的外傷,以及精神內在皸裂的傷痕。
~夏曼‧藍波安~
時 間:2007 / 7 / 12(四) 15:00~16:10 地 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灣大學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活動流程: 15 : 00 -- 15 : 10 主持人介紹(夏曼‧藍波安短片剪輯) 15 : 10 -- 15 : 25 夏曼‧藍波安談「航海家的臉」 15 : 25 -- 15 : 45 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回顧 ——夏曼‧藍波安 與 斛古‧貝邋赫特的對話 15 : 45 -- 16 : 00 夏曼‧藍波安 與讀者的對話 16 : 00 --16:10 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現場簽名 ※斛古‧貝邋赫特(前文化台灣發展協會理事長) ※現場備有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現場購書一律八折。
臺灣四面環海,卻少有人細膩深情地描寫海、海與人的關係,夏曼以他獨特的達悟中文描繪魚的種種、魚與女人、魚與老人、魚與祖靈、魚與海、魚與語言、魚與智慧、魚與信仰、魚與貧窮、魚與人性、魚與生活、魚與拼板舟等等,深刻地剖析自己、族人生活的內心世界與周遭事物。曾經是夏曼老師的陳其南說:「夏曼‧藍波安作為一個雅美人,在他的筆下完完全全展現了一個海洋民族、黑潮之子的本色」、「夏曼‧藍波安 夠資格獲諾貝爾文學獎!」。 繼《黑色的翅膀》、《冷海情深》、《海浪的記憶》之後,夏曼今年的新書「航海家的臉」,仍然延續海洋的軸線主題,以及傳統與現代、尋找與回歸的雙軸線:離開島嶼、離開海洋、離開傳統?留在島嶼陪伴傳統的達悟海洋?這是夏曼的兩難,也是這一代達悟青年的兩難。尋找與回歸是一首沒有結局的藍調樂曲,夏曼說。我們慶幸夏曼選擇回到蘭嶼,回到原初,歷經過十幾年的都市生活之後,重新回歸部落,認同父執輩執著的生產工作。正因為曾經離開過,所以更能如此深刻地描繪與剖析,也才有今天這樣獨特的海洋文學。 今年夏天,就讓夏曼‧藍波安帶我們一起漫遊海洋文學。
主辦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http://www.tiprc.org.tw/ (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協辦單位: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報名專線:02-3366-3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