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第七卷第十期
活動快訊
歡迎報名參加檔案典藏與圖文數位化工作坊
「97年度數位學習產業發展策略會議」熱烈討論,圓滿結束
專題報導
科技生活當道 國際發明展創意
誰會是繼SCORM之後的下一代國際教材包裝標準?
Sun Microsystems運用Wiki進行知識管理
海外學習中心導入數位華語文學習之策略與具體作法
虛擬世界與學習管理系統的完美結合
學習2.0之五大領域:快速(rapid)、行動(mobile)、沉浸(immersive)、合作(collaborative)與非正式(non-formal)
測驗與評量標準QTI介紹
國際視窗
2008創新數位學習線上會議--數位時代學習 – 我們準備好了嗎?
中國數位學習市場分析
善用資訊科技-第三十六屆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年度會議
計畫巡禮
全民勞教e網,職涯生活E極棒!
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塑膠工廠檔案專題選輯及主題網頁簡介
分享園地
在南港,遇見胡適
你我的學習方式,正在顛覆中!
「抱歉了,IBM…但我們是故意的!」-資策會教研所團隊輔導有成,國內案例參賽首次獲得Brandon Hall全球競賽「最佳學習成效」銀牌獎!
不確定環境下的華語文全球策略省思
 
分享園地 >
上一篇 | 返回電子報
 
不確定環境下的華語文全球策略省思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副規劃師/劉辰哲

  2008年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關鍵年。伴隨著北京奧運的舉辦,世界各國爭相報導這個從文化大革命以來快速度成長的經濟體系。由於中國的強大需求,也帶動全球原物料價格迅速上揚。由美國地產大亨川普與富爸爸作者清崎共同撰寫的新書-讓你賺大錢(Why We Want You To Be Rich)中就提到中國振動世界的兩點證明:()兩年前中國僅1家星巴克(Starbucks Coffee),目前在中國的分店卻已超過美國分店總數。()1970年代上海只有1棟摩天大樓,現今的上海卻有約800棟摩天大樓。可以想見中國經濟發展正朝高速、平穩方向持續增長。而中國快速的經濟崛起,也同時讓中華文化有機會在21世紀發光發熱。代表中華文化的事物包羅萬象,舉凡歷史、哲學、建築、電影、藝術等都不斷成為西方社會研究與探索之題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華語文,更是目前全球風行的學習語言之一。根據商業周刊第1057期的報導,全球學習中文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千萬人並且還不斷的持續增加中。

 

  然而,相較於西方語文,如英語或西班牙語的學習人口以及成熟度來說,華語文學習應該可說仍在萌芽階段。當一個產業(甚至尚未形成一產業)仍在萌芽時期,它所處的環境必定充滿許多不確定性。若以華語文為例,我們可以觀察到儘管美國已有制定所謂的5C標準,歐洲也有CEF語言學習共同參考架構,但我們卻找不到如英語測驗中托福(TOFEL)這樣一個全球公認的考試標準。從全球市場角度來看,亞洲、北美洲、歐洲華語文教學現況與發展也迥然不同。舉例來說,根據師大蔡雅勳教授的分析,東南亞華語文市場可能面臨的困難,如人才斷層明顯、師資嚴重不足、教師待遇低下、專業素質不高、各類教材短缺、教學環境欠佳、學生素質不齊等因素與美國市場面臨困難必定大相逕庭。各種市場的不確定環境以及混沌不明,都很有可能阻礙了有意進軍市場發展的業者,同樣也增加已進入此市場業者的挑戰。面對不確定的環境下如何制定出合適的策略進軍全球,相信則是許多主事者關心的議題。

 

  傳統制定策略工具,如市場研究、競爭者成本產能分析、價值鏈分析或是麥可˙波特的競爭五力分析等可能可以協助我們準確預測未來並提供明確的策略方向。這對於處在相對穩定的商場環境的確管用,卻不一定能準確應付不確定環境的發展。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的企管顧問考尼(Hugh Courtney)、珍科克蘭(Jane Kirkland)以及派崔克芬葛瑞(Patrick Viguerie)在其發表的文章-不確定環境下的策略制定(Managing Uncertainty)一文中指出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制定策略時,經理人需要採用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作者將不確定性分為四個等級,包括「夠明確的未來」、「替代的未來」、「一長串的未來」以及「真正的混沌不明」。他們一致認為對於不同等級的不確定的性,在制定策略時,應該從事某種形式的情境分析,也就是試著描繪未來世界的面貌。而面對不同等級的不確定性,也應該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諸如重塑現有市場、適應現有市場,及保留參賽權並配合豪賭、選擇權及不後悔三種行動方案,而非全盤使用傳統制定策略工具處理問題。面對華語文的不確定環境,在策略的思考上是有必要將未來結構描繪出可能的情境並促成整合其他參與者策略,以便讓市場趨於更穩定以及有利的結果。

 

  如眾所皆知華語文的市場並非在台灣,因此它的戰場是以全球為出發,特別是在今日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已是平的,將觸角延伸到全球是必然趨勢。傳統上我們常說「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然而,今日這樣的論述必須重新評估。伴隨通訊以及網際網路的進步,「行動全球化,思考在地化」顯然已是今日的潮流。東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策略研究所教授石倉洋子就認為儘管當今網路發達讓資料收集輕而易舉,但仍需透過面對面的接觸才能獲得具重要價值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他提到:

「至少要先見面過後,才可能展開有意義的探討,經過討論之後才能做出明確的決定,討論也才會有成果。見過面之後,接下來就可能透過網路來會談,但若先在網上交流才見面,往往不會有什麼結果。」

今日,華語文要走上世界的舞台,必須透過虛實整合的完整價值鍊才能快速達到擴散效應。根據研究顯示,70%80%的產品開發失敗原因並非沒有先進的技術,而是不瞭解使用者需求。因此,必須透過世界各地的參展以及拓銷方式,實際面對客戶,挖掘出客戶真正內在需求,方能達到競爭的初步優勢。若能再加上網路平台的社群組織,形成一「類海星模式」之分散式社群型態,將可能改造遊戲規則,產生革命性的改變。

 

  「海星與蜘蛛」一書以簡單的比喻描述網際網路如何打倒傳統企業的規則,像是西班牙人兩年內瓦解兩千年文明,卻不敵阿帕契民族、唱片公司屹立不搖幾百年卻被像是電子騾(eMule)這樣的P2P技術吞噬,這些例子都顯示透過一個以「價值驅動」的中心思想,企業是可以如海星般在被切割後複製本身,更加壯大。面對對岸以官方強大集權力量推動,當今的台灣華語文或許可以轉換一種思維跑道,參考類海星決策模式,找到華語文價值中的「南坦」註一,讓世界各地的學習者產生「既然台灣華語文是這樣做的,跟著他們走準沒錯」的想法,突破格局並扭轉僵局,相信將能找到華語文的藍海地圖。

 

註一:在一六八O年代,阿帕契人居住於墨西哥州沙漠,西班牙人向北征伐,卻在十七世紀末被阿帕契人牽制達兩世紀之久。阿帕契沒有首領,卻有「南坦」(Nant’an),為其精神上的領袖。阿帕契人隨「南坦」源於他們想這麼做而非必須這麼做,因此在此借用「南坦」作為價值驅動之象徵。

上一篇 | 返回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