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特展中,策展單位運用大量數位典藏成果,協助觀眾融入1950-80年代的時代氛圍中
臺灣與美國之間,充滿著千絲萬縷的情感連結。傲骨的知識份子對抗美國霸權意識型態,但二十世紀美國所帶來的學術、藝術與文化,卻深深影響幾個世代臺灣知識份子與藝文界人士的思維。市井小民或許英文說得並不流利,但是仍然和好萊塢電影與漢堡薯條結下不解之緣。
美國在臺協會為了紀念兩國之間的深情厚誼,特別策劃「美國人在臺灣1950-1980」特展,和社會大眾介紹自冷戰開始、到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美國國會制定〈臺灣關係法〉為止,美國人與臺灣人如何在政治、軍事、教育、藝術、文化、經濟等層面,進行廣泛交流的故事。
在這項展覽中,策展單位除透過靜態歷史文物與檔案的展示以外,也運用諸多數位典藏成果,協助觀眾融入1950到1980年代的歷史情境。例如,老一輩人所熟知的美援麵粉與奶粉,除了成為盤中飧之外,包裝所用的麵粉袋還常常成為大家衣褲的來源。在展示現場,主辦單位除了陳列家喻戶曉的麵粉袋內褲,還特別播出國家電影資料館數位典藏新聞片,協助觀眾瞭解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臺灣人民如何善用巧思與美國的援助,一步步走出貧困,開創臺灣經濟奇蹟。
印有「中美合作」的美援麵粉袋
在特展現場播放的國家電影資料館典藏
作者不詳(1964/10/16)。[供應學生營養午餐]。《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3251856(2011/01/10瀏覽)。(如有授權需求,請洽國家電影資料館)
或許是為了顧及敘事的便利性與完整性,策展單位聚焦於二十世紀美國與臺灣的交往歷史,並未提及1867美國商船 Rover號在恆春遇難、隨後兩艘美國軍艦與恆春原住民進行交戰,以及C.W. Le Gendre在牡丹社事件中所扮演的權謀角色;支持臺灣獨立的爭議人物George Keer,也因事涉敏感,並未出現在展覽當中。但是總結過去百餘年的歲月,臺灣與美國人民之間,儘管相處過程並非總是風平浪靜,但仍舊在這蕃薯形狀的島嶼土地上、種下了深厚的友誼。